发布日期:2023-05-14
作者:董浩
点击:
——记第37届教学开放周化学学科深度教学研讨课
由合肥市教育局全面指导的“三新”背景下深度教学研讨课活动于5月11日在合肥市第十中学持续进行中。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讨,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展示“大练兵、大比武”的成果。适逢合肥十中第三十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更是吸引了合肥市第八中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庐江乐桥中学、肥东城关中学等多所兄弟学校同仁的莅临指导。
化学学科深度教学研讨课展示在诗华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开展。合肥十中诗华级部的赵妮老师和合肥八中的刘敏老师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为所有与会师生呈现了两堂别开生面的化学学科展示课,让同学们从化学维度上对生活中最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合肥十中赵老师的展示课首先从生活情境出发,让同学们从已知的常见酒精制品的用途逆推乙醇的物理性质,充分落实了“证据推理”的学科核心素养,更将生活化的乙醇以学科知识的“身份”与学生在课堂上隆重会面,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一基调也始终贯穿整个课堂。
赵老师引导同学们类比乙醇与水的结构,了解与钠的反应并结合花露水的燃烧和铜、银器皿的修复翻新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最后,她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即兴情景剧的方式将课堂活动推向高潮,也使同学们深刻体会“酒驾查检”的基本原理。
赵老师这堂课中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全面认识乙醇的同时,也感知到学习学科知识的最终落点是解决实际问题。
合肥八中刘老师的展示课全程运用信息化智慧课堂,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坚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风采。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丝丝入扣,刘老师始终以“酒”为情境,从最开始宏观感知上的“品酒”,到微观探析的“析酒”,再到科学探究的“探酒”以及最后的“用酒”,循序渐进地引导同学们开展课堂活动,实现从多角度认识乙醇的结构、性质、用途的课堂目标。
在本节课核心难点——“乙醇催化氧化”的问题上,刘老师改进了课本实验,让同学们在攻克重难点的同时,更能够深刻体会“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落实了“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两节展示课后,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的正高级教师戈益超从教学设计和真实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给予评价,并做出指导,对于细节的点评几乎精确到每一页PPT甚至是每一个词语。如此详尽细致地点评,给每一位听课老师带来了全新认识和巨大收获。我校化学组权威杨旭东老师更是不禁深深感慨:“干货满满。”如此精彩纷呈的展示课和干货满满的评课,让在场的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以本次合肥十中第三十七届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为平台,兄弟学校之间的研讨学习交流得到加强。合肥十中化学组学科主任王苏荣老师作为代表对专家戈益超老师和两位授课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了诚挚感谢,也对开展更多化学研讨活动表达了一众老师的共同期许。本次化学学科深度教学研讨课活动展现了合肥十中学子的精神面貌,同时引发了参会老师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深层次地去思考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撰稿:董浩 审稿:王苏荣、宣淑华 统稿:合肥十中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