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08
作者:李秋忍
点击:
——记合肥十中第24届读书节历史学科阅读活动
3月6日下午,合肥十中求真楼五楼历史探究活动室内书香满溢,学校第24届读书节历史学科的阅读分享活动在此举行。本次围绕韩茂莉教授《大地中国》一书的阅读活动,由历史组李秋忍、葛燕兰两位老师策划、组织,安徽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叶盛老师亲临指导,历史学科主任潘庆梅及组内多位教师到现场观摩,共同见证了一场历史与地理交融的阅读盛宴。
本次阅读分享是历史学科《大地中国》一书阅读活动成果的集中呈现。该活动于2024年底启动,李秋忍老师以《历史长河中的地理印记》为主题,为学生开设了导读课,进行了阅读指导;2025年1至3月,学生主要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并完成导读课布置的任务,就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次分享则以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与交流为核心,集中呈现学生深度学习的成果,检验阅读实效。
本场阅读分享活动以“竞答激趣”“分享启思”“思辨明理”三个环节层层深入,充分检验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竞答激趣”环节,李秋忍老师围绕书中与历史学科教材密切关联的内容,设计了8道基础题与3道进阶题,聚焦“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融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与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踊跃抢答,课堂气氛热烈,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为后续环节预热。
在分享与交流环节,高一17班许高远同学以地图为线索,从“东西”“南北”两条轴线解析“大地中国”的空间架构,展现地理对文明格局的深远影响;高一12班聂晓萌同学立足家乡安徽,以《江淮相依,皖韵南北》为题,从“守江必守淮”切入,串联起从中华文明起源至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历史脉络,提出“淮河是南北分界,更是文化纽带”的深刻见解。高二年级的李瑞杰、程思卓、徐浩然、葛嘉雨等同学还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制作成视频《山河塑造文明,文明重塑山河》,就黄河夺淮的沧桑变化、淮河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强大韧性等问题与高一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活动第三环节,李老师精心设计了“地理环境是华夏文明延续的‘守护者’还是‘挑战者’”这一辩题,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的一系列地理要素展开讨论。从农耕生态到灾害应对,学生们提出并从多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将阅读分享活动推向高潮。李老师最后总结道,“华夏文明延续并非依赖地理馈赠,而在于主动适应环境、化挑战为动力,彰显‘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
安徽省教科院历史学科教研员叶盛老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他强调“历史学习需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多维视角”,并勉励学生以阅读为基石,深化对文明演进逻辑的理解。李秋忍老师进一步向学生推荐了与高一下学期历史课程相关的阅读书目,呼吁“让阅读成为终身习惯”。
本次读书节历史学科阅读活动以《大地中国》一书为纽带,贯通历史与地理,融合阅读与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在思辨中深化了学科素养,为合肥十中“书香校园”建设再添生动注脚。
撰稿:李秋忍 一审:潘庆梅 二审:丁聪 三审:顾从容 统稿: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