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18
作者:李务涛
点击:
在合肥十中校园的一角,劳动园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校本选修课上,劳动社团的学生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摘着他们亲手种下的蔬菜。这些蔬菜,是在劳动社团指导老师陈文的带领下,利用校本选修课的宝贵时间,同学们精心播种、细心呵护的成果。如今,这些嫩绿的生命终于在这个明媚的春天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合肥十中春耕文化节的期间,劳动社团的学生们更是热情高涨。他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农耕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开展劳动实践。在学校劳动园地里的每一次翻土、播种、浇水,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而此刻的收获,无疑是对他们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
收获之后,学生们并未停歇。他们深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将再次孕育新的生命。在春耕文化节的相关安排下,同学们还将在下周的春耕文化节开耕仪式上,继续播下花草、蔬菜、水果等种子。他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将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结出丰硕的果实。
合肥十中一直秉承“劳动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独具学校特色的“1391”劳动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劳动教育的开展中,学校不仅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还整合多方资源,利用校本课程、劳动社团等途径,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
通过参与劳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农耕技艺,更领悟到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懂得了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这种对劳动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撰稿:李务涛 一审:汪逢春 二审:丁聪 三审:顾从容 统稿:政教处 劳动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