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合肥十中“且歌且行且游,研园研湖研学”之苏州旅行在我们登程之时即已洒下一路欢快的笑声与歌声,微笑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我们期待着一次难忘的相遇。
踏上苏州青砖路面的那一刻,半日车程的疲惫,顿时不见了。天朗气清,绿荫葱茏,桥水相依,垂柳扶风……未到景点已陶醉。导游说苏州老城区的建筑一律限高,为了保护古色古风。
穿过洁净的街道,转弯就到苏州博物馆。灰白的色调把大家带进了苏州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殿堂型式设计,苏式彩绘,古物珍器,书画瓷玉,雕花廊坊,深静宁谧,气韵幽雅。馆址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故而得以一瞻太平天国古典舞台。房顶尖而白的野草诉说着曾经的兴衰,不禁让人想起“曾经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如今置身历史古城,兴味自然不待解说。
拙政园号为苏州园林之首,有缘再睹其雍容华贵的秀姿,实乃人生之幸事。一览不尽拙政园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不愧为“天下园林之母”。移步换景,各个不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设计独具匠心,令人由衷的赞叹。忆起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再形象精炼不过的概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拙政园东、中、西三线既独立成园,又连成整体。为了这一幅幅“完美的图画”,我们在跟随导游讲解之后,又把整个园走了一圈、两圈。实在是爱得不舍得少看一眼!时值金秋,落叶翩飞,残荷独立,水瘦石兀,曲廊回桥,小轩窗,古船坊,池鱼自在游,雀鸟穿林翔……或驻足小憩,或闲坐凝思,或游走打趣,或惊叹不经意的一个新发现。游览园林,不禁让人沉浸其中:爱这满园的秋意,忘却这原来是城中的山水自然!
一边游览,一边想象,假如换个季节,该是怎样的情致啊?来过的同行者说,夏天最美,因繁花盛开,满目缤纷。四季流转,且不说繁花,且不说翠竹,单只这一方露天光凉的青石案就留下多少 诗酒雅趣?那“与谁同坐轩”中同坐的又是谁与谁呢?建园的主人退而守拙的苦心和智慧可见一斑了。
兴犹未尽,第一天的行程留下美好的印记。晚宿时同学们自然不会错过难得的相聚时光。兴奋和开心写在十六七岁的脸上。独立出门,携青春远游,对于90后来说,是一次快乐的试飞。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神秘的传说,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使这里的铸剑池、海涌泉、养鹤涧、练兵场平添了无尽的想象,略倾的云岩寺塔写满了斑驳沧桑的古老风采。
寒山寺因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扬四海,无数文人墨客纷纷留字,岳飞、唐伯虎、康有为……钟声悠扬,禅意深远。有民间流传甚广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庙中香火甚旺。
短短的两天姑苏之行就要返程,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一部悠长的人文史诗,已然留在大家的脑海中。来时的欢声笑语,浸润着如诗如画的姑苏气息,酝酿成一支学子梦在远方的歌。是为且行且歌研学之苏州印象记。
(马素玲撰写 政教处供稿 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