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3-29
作者:root
点击:
——合肥十中开展第38期团校第4次团课
2020年3月28日的夜晚,整个世界还笼罩在疫情的影响下。但这个时候却有一批人,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凭借着一根网线、一腔热血,相聚在线上的教学中,开始了他们又一次团组织相关知识与精神的学习,他们就是合肥十中第38期团校成员。同时聆听并发言与管理的还有合肥十中校学生会组织部成员、校团委叶盛老师,还有本次团课的主讲人,来自高二(14)班的支晨涛同学。
支晨涛是我校学生会实践部副部长,同时也担任着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一职,并且也是一位拥有4年团龄的老团员,可以说本次团课的主题由他来主讲是再合适不过了。
支晨涛首先跟我们分享了一些他小时候一些经历与感想。从小时候对志愿者存在的困惑与不解,到自己上了初中成为了一名光荣共青团员时逐渐地感受到了一些责任与担当意识,再到高中时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并且成为了校青协主席后组织志愿者活动,更加理解了志愿者们存在的意义与帮助他人时的那份炙热的快乐。
接着支晨涛跟我们讲述了一些在申请学生会工作与担任青协主席时所遇到的一些事情与回忆。在他富有活力的演讲中我们知道了,在学生会竞选之后他得到了陶馨怡老师的赏识与帮助,并将他分到了实践部;当选青协主席并要面对全校四千多多师生的注视在国旗下讲话,再到后来处理青协招新等多项事务时自己也受到了同学的耐心帮助与陪伴;同学老师们的无私帮助与奉献精神也使支晨涛同学对帮助他人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感触,并且后来自己也是牺牲了大量时间去努力做好志愿者活动组织工作上的每一件事。
最后是支晨涛给团校学员们总结了在学生会与青协这两大由学生本着奉献精神自愿参加并为之工作的帮助学生的组织下的一些“酸甜苦辣咸”的经历与回忆,还有自己的一些帮助别人的收获与感悟。支晨涛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高中生只有满满的函数、求导和化学方程式 全是牛顿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勒夏特列原理的高中生活未免太孤单了。作为青年人更是一名共青团员,我们应该要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去交换学校和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的收获也一定是无价的!心中有爱才会成长,勇于奉献才会升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精神!
践行志愿精神,团员争做达人。在课后的分享环节,团校学员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和志愿者经历。
高一(20)班陈琪同学说:“支晨涛学长的演讲,让我对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支晨涛学长的那些在咱们大十中的经历,虽然过程有点坎坷,但结果总归是好的,让我们的运动会以及文艺汇演能有序进行。这背后离不开志愿者的大力支持,无私奉献。其中的快乐更是苦尽甘来,回味无穷。小到十中志愿者,大到国家志愿者。他们在此次疫情义无反顾的奔赴国外,运送抗疫物资。凝聚在其中的志愿者精神,让我感动不已。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虽然我还没有参与志愿者的经历,但这次演讲让我对志愿者更加敬佩,让我更加憧憬未来的志愿者活动。我也像学长那样,不能让自己的高中生活只有枯燥的三角函数那些知识,而应该更加丰富多彩一点。所以我也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从实践中体会、学习并且践行志愿者精神!”
高二(11)班丁苗苗同学说:“在高一时我便有幸了解并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并且多次参加志愿活动,比如地铁志愿活动、海航班招生咨询志愿活动、定向比赛志愿活动,这些都是青协给予我的宝贵实践经历。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充满欢乐与希望的地方,它给人带去快乐,无论是志愿者还是被帮助的人都可以从中收获到幸福感。还记得第一次志愿活动的经历,那是在一次星期五放学后的地铁志愿,所有的志愿者拍着整齐的队伍戴着红帽子穿着印有合肥十中青年志愿者的批带向王岗站走去。在地铁站我们各司其职,搬运行李箱、引导老人买票、协助地铁工作人员梳理队伍等等,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们带着微笑向他人服务,把好心情带给了路过的每一位旅客。第一次,也仅一次,我就爱上了志愿者活动,我享受那种传播幸福的感觉,也喜欢别人收到帮助时的那一声谢谢。今天的团课让我又回想起了那些在社会上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是光荣的,是伟大的,是可敬的!向他们学习,争做社会建设者!”
高三(14)班丁雨彤同学说:“早就听说我们学校的志愿者们在地铁站里做志愿工作,但内心里其实是没有什么感觉的。通过这几次的团课和今天支晨涛同学的发言,让我对青协和志愿者协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对这样一群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可爱又可敬的人儿感到无比敬佩。让我深刻意识到大好青春当活得热烈,活得有意义。今后我也定将这一精神铭记于心,身体力行!”
一段段文字记述的是本次团课给同学们带来的激励,更是十中志愿者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明证!虽然同学们因疫情困在家中,但以这样一种方式传递志愿者精神、学习雷锋精神,也是一段特殊的美好回忆!
撰稿:朱子文 统稿:叶盛(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