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13
作者:王国文
点击:
2022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第9版“读书周刊·名师在读”专栏刊登了合肥十中王国文老师阅读《堂吉诃德》的研究成果——《作为读者的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作为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版)学习任务群1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推荐的书目。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不同民族文学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
作为全国首批阅读推广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名著阅读基地校的合肥十中,坚持阅读22年,在省市乃至全国发挥着阅读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
语文教研组长王国文是合肥市唯一阅读教育项目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推进的热点和难点——“整本书阅读”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
从古典名著《红楼梦》,到现代学术名著《乡土中国》,再到世界名著《堂吉诃德》,王国文老师带领他的团队研究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著述、开展研讨活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王老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于前期开发了《一起读红楼》(延边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透视乡土中国》(延边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2022年春节,工作室团队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研究外国作家作品,本次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今年春节,我读的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选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1年版)》确定的杨绛译本。当老师时间久了,不知不觉就迂腐起来了,读书也会想着:学生会怎么读?学生该怎么读?读《堂吉诃德》,很大程度是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从顶层设计到一线教学都对这本书颇为关注,何况它本身就是一本关于阅读的小说呢。
堂吉诃德是骑士小说忠实而狂热的读者,他不仅“变卖了好几亩田去买书,把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全搬回家”,“每夜从黄昏读到黎明,每天从黎明读到黄昏”,甚至“屡次手痒痒的要动笔,真去把故事补完”,而且他还把文本阅读延伸到游侠经历,恰如卡洛斯·富恩特斯所言,堂吉诃德“出门游侠是受到阅读的驱使”(《卡·富恩特斯谈塞万提斯传统》)。——不能不承认堂吉诃德是一位优秀的读者。
从读者的角度看,堂吉诃德追求相似性。在他的眼里,所有骑士小说大同小异,堂吉诃德让它们互相拼贴, 互相借鉴,互相印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足世界。这些骑士上天入地无所不至,惩奸除恶无所不能,堂吉诃德从魔幻色彩的骑士小说中硬是读出了值得效法的活生生的英雄和模范。汉斯?.罗伯特?耀斯说:“堂吉诃德原本是一个最优秀的读者。这位读者再也不满足于他接受的角色,他踏上征途,要把他从书本上读到的东西变成行动的准则。他冷静地向没有阅读的人们展示了阅读的如痴如醉的快感。”——游侠经历是堂吉诃德放大的、立体式的阅读,是他模仿骑士小说的具体化过程。
就这样,堂吉诃德磨平了现实与虚构的区别,他开始寻找骑士小说和现实世界的相似性来证明自己的阅读。于是客栈变成了城堡、风车变成了巨人、脸盆变成了头盔……风车将他“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后,堂吉诃德请来骑士小说中的魔法师:“看来是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仇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堂吉诃德的眼里,游历的所见所闻都是有待唤醒的骑士小说符号,并且与骑士小说形成了互相印证、互相阐释的关系。
单一的阅读方式和追求相似性的原则,让堂吉诃德成了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要像骑士一样除暴安良,维护公平正义,宁愿牺牲自己,也一心要实现一个现实世界不能允许实现的理想,既疯癫又固执,“天叫我生在这个铁的时代,是要我恢复金子的时代,一般人所谓黄金时代”。福柯在《词与物》中说,堂吉诃德“必须不断服从这个职责,以便知道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以及他应该把什么样的符号赋予他自己和其他人,以表明他的确与他所处的文本具有相同的本质”。
杨绛说,堂吉诃德的多重性格来源于读者的创造。把《堂吉诃德》读成逗人发笑的滑稽故事,小贩叫卖的通俗读物,说堂吉诃德疯癫可笑,是有理有据的。阅读前6章,读完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我都轻松愉悦,沉浸于小说的“奇情异想”,享受着堂吉诃德的滑稽荒唐。但也不由的紧张起来:我的阅读怎么啦?堂吉诃德的性格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读者给予的呀?于是我停了下来,认真研读书前的《译者序》《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和《前言》,然后郑重的从第一页重新读起。
拜伦说:“堂吉诃德一心追求正义,他的美德使他成了疯子,落得狼狈不堪。”笨拙的阅读,使堂吉诃德成为理想主义者,他有不可动摇的信仰,坚决相信超越了自身存在的东西,行动果决,永远向前;堂吉诃德以个人英雄梦破灭为代价,为世风日下的社会传承高尚的精神。机巧的应试阅读、应景阅读,成就了众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明明自己对现实妥协,却理直气壮的对理想主义者指指点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人都会读出自己的“堂吉诃德”,是不是我们只需要一个没有堂吉诃德的世界,只需要现实和苟且?有本书精选2019年北大、清华等大学的校长、院长、教授、学生等毕业致辞,书名意味深长——《去做个堂吉诃德吧》。
《堂吉诃德》是成就非凡的文学巨制。我在阅读时人物胜过故事,而全书700多个人物中我的眼里只有他——堂吉诃德。我们不能只需要识时务,以堂吉诃德式精神战斗的人们也许可笑,但他们一直在前进。
4月23日,因为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忌日,联合国于1995年将这一天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海涅说他每隔5年读一遍《堂吉诃德》;我读《堂吉诃德》,今年春节也是开始。
撰稿:王国文 审稿:伍旭清 统稿:教科室